
全部分类
研发实力
(1)一流的研发团队
公司组建了近200人规模的研发及技术团队,绝大多数来自全球著名企业以及国内“985”、“211”重点院校。全部拥有新能源、储能、高压直流电源、电力操作电源及能源互联网相关领域丰富经验,管理团队成员知识和能力互补,具备丰富的行业管理知识、技能和营运经验。
公司建立了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、人才培养机制、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全面的人才保障体系;经主管部门审批,公司设有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并于2019年成为浙江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,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。
(2) 高强度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
公司保持持续增长的高强度研发投入,为研发体系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
经过多年技术创新,公司拥有了充电模块、充电桩、车载电源、电力电源、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能量管理系统(EMS)、储能逆变器、并网逆变器、精密电源等核心技术,拥有系列发明专利,现每年申请发明专利30件以上。
(3) 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,追逐技术的领先优势
序号 |
标准项目名称 |
编号 |
备注 |
1 |
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|
NB/T33001 |
国家级 |
2 |
电动汽车非车载电机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 |
T/CEC20170217 |
国家级 |
3 |
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 |
T/CEC20170218 |
国家级 |
4 |
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试验技术规范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 |
T/CEC20170219 |
国家级 |
5 |
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试验技术规范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 |
T/CEC20170220 |
国家级 |
标准制定单位: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|